中原内配(00244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先进的动力活塞组件系统供应商,世界知名的端对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公司及下设子公司主要业务为气缸套、活塞、活塞环、轴瓦等内燃机的核心关键零部件,为全球乘用、商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军工等动力领域提供绿色、环保、节能气缸套及摩擦副的全套解决方案。作为世界级的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具备行业内特有的科研优势、质量优势、装备优势、物流优势及市场优势,具备批量生产国六、欧V、欧VI标准气缸套的能力。 公司已实现与国际及发动机公司实现同步研发与设计,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气缸套行业国标准的制定者,每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数百项实现产业化,满足欧Ⅵ排放标准和绿色制造要求,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公司始终以质量“零缺陷”引领内控管理体系,与欧美知名及发动机公司同步实施ISO9001&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精益生产、ERP、CRM、PLM等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满足客户个性化审核要求,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随着国氢能产业规划的发布实施和氢燃料电池城市示范群的批复,加速推进了氢能战略新兴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崛起。为积极寻求氢能产业相关业务布局,全面培育氢能产业,自2020年,公司陆续对氢燃料电池系统空压机、双极板、增湿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进行市场调研,积极在氢能及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领域展开布局,先后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宇通集团、天�T(江苏)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嘉鸿(佛山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围绕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及通过与核心员工持股平台共同投设立氢能项目子公司,全面推进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项目”,加速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化进程。 (二)公司主要产品 1、气缸套业务 公司气缸套业务主要由中原内配和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气缸套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为全球乘用、商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军工等动力领域提供绿色、环保、节能气缸套及摩擦副的全套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世界500强级的战略合作伙伴,涵盖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康明斯、约翰迪尔、德国奔驰、瑞典沃尔沃、意大利菲亚特等及一、东风、上、潍柴、重、玉柴、长安、一拖、吉利、长城、比亚迪(002594)、理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以客户管理为核心的大数据、物联网管理体系。连年获得“优秀供应商”“钻石供应商”“优秀质量奖”“同步研发奖”等诸多客户荣誉。 2、活塞业务 公司活塞业务主要由中原内配和全子公司中内凯思新动力(300152)系统有限公司开展,中内凯思引进德国莱茵金属集团国际先进的钢质活塞制造技术和生产线,采用独特的摩擦焊接技术,生产满足国六(欧Ⅵ)以上排放标准的钢质活塞。公司生产的钢质活塞相比传统铝活塞,具有高强度、高疲劳性能和轻量化、超低压缩高、双内冷油道的结构,协助整机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和CO排放,产品填补了国内钢质活塞生产的空白,可实现与主机厂同步研发提供配套服务,成为国六中重型柴油发动机方向性和必然性选择。 中内凯思秉承科技优先的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目前主要客户有一锡柴、中国重(000951)、福田康明斯、玉柴等国内高端主机厂,2021年被中国重授予“铜牌优秀供应商”、被一解放(000800)授予“年度优秀供应商”、被福田康明斯授予“新产品开发奖”,中内凯思的高速健康发展为国六排放发动机提供强大动力。 3、活塞环业务 公司活塞环业务主要由中原内配和控股子公司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南京飞燕拥有美国、白俄罗斯等先进的熔炼、造型设备,荷兰等国际先进的表面处理设备,日本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日本、瑞士、德国等国先进的检测设备,国内一流的铸造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氮化生产线、喷钼生产线、电镀生产线、渗陶等生产线。长期为一锡柴、广西玉柴、扬柴、云内、江西五十铃、常柴、新柴、全柴、龙口大川、廊坊康太斯、美联等国内一流内燃机及制动泵主机厂配套;与德国马勒、美国通用等世界领先的零部件制造商合作,产品远销美洲、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南京飞燕与日本株式会社理研合成立南京理研动力系统零部件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中重型发动机的活塞环与其他配件以及系统,正快速进入全球中高档活塞环主机配套市场。 4、电控执行器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电控执行器及其控制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油机(增压器)尾气阀门电控执行器、柴油机智能型电控执行器、油机(增压器)可变截面电控执行器以及控制系统等。目前已进入Garrett(盖瑞特)、BorgWarner(博格华纳)、BMTS(博马科技)、上海菱重、长城(蜂巢蔚领)、湖南天雁(600698)、宁波丰沃、宁波天力、西菱动力(300733)等国内外主流增压器供应商体系,获得比亚迪、长城(601633)、吉利、长安、上乘用、广乘用、奇瑞等多国内知名发动机项目搭载定点。其油机涡轮增压器电控执行器系列产品实现了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通过更大的关紧压力、更快的加速响应、更高的燃油经济力,减少发动机排放,提高了经济性。满足国六排放要求,成为国内率先进入国际主流涡轮增压器供应商体系(并在国内主机实现批量量产)的电控执行器生产企业。 5、其他 (1)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鼎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独立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珩磨砂条、数控刀具、锪钻、珩磨磨头、数控刀杆等工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公司拥有一支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开发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可靠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2)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轴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各类型柴油机和油机轴瓦、衬套、止推片等系列产品,具有30余年的轴瓦生产历史。 (三)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具备丰富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经验,拥有产品材质、加工技术、测试技术等方面的多项专利,并形成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与美国康明斯、福特等客户建立技术合作,与国际知名发动机设计公司保持合作关系,掌握了国际先进的设计开发程序、工作方法和国际标准;公司在气缸套材料开发、表面珩磨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开发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切实降低了发动机油耗,提高了环保排放水平,满足国六、欧V、欧VI排放标准。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分为:生铁、废钢、硅、锰、铬、钼、镍、铜等原材料和刀具、砂轮、油类、包装物品等辅助材料。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体系,采用公开、透明、科学的方式确定合格供应商; 对供应商实行质量体系管理二方审核并定期考评;实施采购质量内控制度,质量部负责进行质量检验;并制定了严格的各层级价格审核制度,实现对采购成本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精益生产的制造模式,首先与客户签订框架合同,按照客户的月度订单由销售部门根据订单并结合产成品的库存情况,编制月度预测计划,经销售、运营等部门评审后,由运营部门编制生产计划并安排组织生产,每周进行一次生产评审。如计划订单有所变更,由销售部门提交计划调整通知单,经运营部门确认后,调整生产作业计划。生产间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实施生产。对于客户的特殊要求,少部分气缸套由公司研发部门设计生产。 4、销售模式 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及客户,公司销售模式分为主机配套直销模式和售后维修代理销售模式:国内主机配套市场采用直送式销售模式;国际主机配套市场采用DDU方式;售后维修市场采用的是区域代理式销售模式,通过经销商在其销售网络区域内销售产品。 (四)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状况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持续恢复态势,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依然稳固。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走出了一季度的市场过渡期,二季度形势明显好转,整体来看上半年行业保持稳健发展,国内市场持续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我国市场在经历过一季度促销政策切换和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后,在中央和地方促消费政策、轻型国六实施公告发布、多地营销活动、企业新型大量上市的共同拉动下,叠加企半年度节点冲量和4、5月同期基数相对偏低,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半年累计实现较高增长。 根据中协公布的行业产销情况,2023年1-6月,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1)乘用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从上半年乘用市场表现来看,国和各地相继出台的促销政策、企的季末冲量带动、新能源销量和出口的持续增长,共同推动了上半年乘用市场的产销双增长; (2)商用产销分别完成196.7万辆和19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5.8%。在商用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货产销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客产销增速高于货。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所处行业为零部件制造业,下游应用最大的市场为市场。内燃机行业技术升级加速,经济性、动力性、环保性、安全性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加上全球化采购体系的日益完善,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 公司顺势而为、谋势而动,深入战略布局,致力于打造以气缸套为核心,以“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轴瓦”为战略支撑的内燃机摩擦副零部件模块化供货模式,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系统相关领域,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项目”产业化进程。未来,公司将在完善和延伸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条,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坚持“新型燃料内燃机零部件”和“氢能源动力系统及零部件”双线并行的发展路线。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海外市场需求提升,尤其是国内重卡行业复苏明显。公司紧抓市场机遇,抢占市场份额,通过优化市场和产品结构,稳定老客户,拓展新客户等多种途径,公司气缸套、活塞以及电控执行器业务等产销量均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技术工艺,强化精益生产,全面实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其中,公司气缸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205.9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34%;活塞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71.0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8.54%;电控执行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966.1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3.61%。 (六)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1、零部件产业链全球化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整企业面对市场要求和产品研发生产上的诸多新问题,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对所需的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择优采购。世界各大零部件供应商将降低成本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手段。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劳动力成本较高,缺乏产品成本优势,导致跨国企业逐步将零部件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部分向低人力成本国和地区大量转移。我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成为吸引全球零部件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给当地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商机。 2、系统化、模块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零整格局的演变,整企业在产品开发上普遍使用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整厂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整厂所要求的零部件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零部件供应商,而是能够给整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整企业专注于整开发、动力总成开发及装配技术的提升,并面向全球进行零部件采购,零部件行业则接替了由整企业转移而来的制造和研发任务,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参与整企业同步研发,并实现大规模生产、模块化供货,一零部件企业面对较多的整制造企业,以满足整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需求。 3、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趋势 新材料和新工艺也将成为零部件行业的新趋势。例如,轻量化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零部件行业将会采用更多的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铝合金、镁合金等,以降低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量。另外,3D打印技术和激光焊接技术等新工艺也将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新工艺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优势企业市场份额渐趋集中 专业化分工日趋细致的背景下,整厂商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行业内形成了多层次分工的金字塔结构。随着零部件企业集团化的不断深化,行业已日益形成少数几零部件企业垄断了某个零部件的生产,而提供给多整厂商的结构。 5、智能化、电子化 智能化和电子化是零部件行业的两大趋势,这些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发展。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零部件成为市场的热点,这些零部件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而电动化的趋势将推动电动零部件的发展,如电池、电机、充电桩等产品将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求,混合动力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也成为目前以及未来市场的热点。未来电子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智能化、电子化的需求将为零部件产业的增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6、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趋势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零部件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业4.0和智能制造将推动零部件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这将带来更高效、更优质的生产模式和更高的生产效率。例如,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的趋势,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物流系统也将成为未来的热点。 7、动力多元化和燃料多元化形式并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明确,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各大主机厂围绕纯电、混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氢燃料电池、甲醇、天然气、氢内燃机以及多种燃料柔性内燃机和储能技术等领域,都在竞相开发。中国行业的动能革命将会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按照细分场景,长途未来终极将是氢能重卡,城市将以新能源、纯电为主导,城际交通以混动为主导。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全球领先内燃机摩擦副制造商和服务商 中原内配是全球领先的动力活塞组件系统供应商和端对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主营产品气缸套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为全球高端乘用、商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军工等动力领域提供绿色、环保、节能气缸套及摩擦副的全套解决方案。主营摩擦副产品(缸套、活塞、活塞环)为全球内燃机提供动力保障和技术支持,综合实力稳居行业首位,先后获得国“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牌培育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2、科技创新平台完善、持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中原内配拥有行业最为齐全的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有效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先后组建了国级企业技术中心、CNAS国认可实验室、发动机气缸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燃机气缸套摩擦副密封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内燃机气缸套工业设计中心等八大科技创新平台。公司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在内燃机气缸套基础研究、工程研究、装备研究、新型材料、机械加工等多个技术领域形成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水平技术优势。 3、标准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原内配作为我国气缸套领军企业、肩负着完善标准体系、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理事单位、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缸套工作组(SAC/TC/177)组长单位。公司近年来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先后组织起草气缸套国及行业标准14项,参与中国内燃机行业“十三五”“十四五”标准体系规划编写。公司是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铸造协会理事单位,积极承担行业协会相关职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4、掌握行业前沿技术、推动技术升级 中原内配是内燃机行业领先的PCU摩擦副系统供应商,致力于低碳燃料、减摩降油耗等专项技术的研究,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公司先后自主研发出多种满足低碳燃料发动机使用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低碳燃料发动机腐蚀磨损的问题;在发动机减摩降油耗方面全面掌握诸多前沿技术,可有效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及可靠性;在满足发动机高爆压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发动机缸孔变形带来的功率下降及局部磨损问题;在气缸套表面强化方面拥有多项高端表面处理技术,显著提高了气缸套的可靠性和寿命,提升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及换油里程,持续引领我国内燃机行业气缸套技术的进步。 5、强力推进智能制造及绿色化技术应用 中原内配是我国内燃机零部件排头兵企业,为我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根据公司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组建了河南中原智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专业化公司;主持承担了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5G+工业互联网专项;荣获河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顺利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在绿色制造方面,公司不断加快绿色制造工艺创新,在绿色熔炼、绿色物料循环利用、智能化能源监控等进行了大量创新,获得国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6、拥有专业化高技能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中原内配拥有完善的人才体系,率先在行业内组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美国、欧洲组建了海外研发分中心,在南京组建了动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和氢能研发中心;公司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公司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等进行项目合作,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7、不断拓展的客户源 在国内市场,产品覆盖乘用、商用、工程机械、农机、船机、发电机组、通机等各类内燃机,为潍柴动力(000338)、中国重、东风康明斯、广西康明斯、广西玉柴、一锡柴、中国一拖、东风商用、湖南道依茨、福田(600166)、磐谷动力、云内动力(000903)、新柴股份(301032)、全柴动力(600218)、江苏四达、中国常柴、江苏常发、江动集团、上海新动力、上通用、吉利、奇瑞、东风乘用、比亚迪、神龙、东安动力(600178)等高端内燃机企业提供动力保障及技术支持,连年荣获各大主机厂“优秀供应商”“质量优胜奖”“同步开发优秀奖”“最佳合作伙伴”等奖项,与各大知名主机客户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在国际市场为美国福特、通用、诺玛科、康明斯、纳威司达、奔驰、爱科、道依茨、约翰迪尔、菲亚特、沃尔沃、福伊特、博克、比泽尔等国际知名乘用、商用、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公司提供主机配套服务,并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产品出口美、欧、亚、非、中东60多个国和地区,成功进入美国福特、通用、康明斯、国际卡、奔驰、约翰迪尔等国际知名公司全球采购配套体系,并获得通用公司颁发的“供应商优秀质量奖”,连续10年质量0PPM连年获得美国康明斯发动机公司“优秀供应商”“优秀项目管理奖”和“优秀质量奖”。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气缸套主要原材料包括生铁、废钢、有色金属和金属炉料等,其中生铁、废钢、钼铁、镍铁、电解铜等原材料的比例最大。如果钢铁、有色金属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或价格有异常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与措施:公司始终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走势,对原材料采购实施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在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战略储备。 2、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产品具有研发、技术、质量、品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但随着竞争对手相应实力的不断提高,公司产品将有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对策与措施:公司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以高端产品拓展市场、以持续的质量改善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同世界知名发动机公司和厂商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3、管理风险 公司已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拥有独立健全的研、产、供、销体系,并根据积累的管理经验制订了一系列行有效的规章制度,且在实际执行中的效果良好。公司上市后,随着净产规模进一步增加,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将增加管理和运作的难度。若公司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控制等能力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要求,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不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将会导致相应的管理风险。 对策与措施: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全员执行力;加强监督,健全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公司全员职业发展体系,加强各级干部的选拔、培养。通过上述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出口业务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的风险 公司主营产品发动机气缸套等零配件,国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大,属于典型的外向型企业。如果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将对公司的出口业务带来一定影响。 对策与措施: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巩固客户关系,持续加强国际市场的品牌建设,凭借公司领先的同步设计、同步开发能力以及卓越的产品质量,进一步在国际市场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特别的,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公司将尽最大可能保持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份额,包括但不限于采取以下措施:积极与客户接洽、谈判;在美国建立保税区仓库;逐步调整海外市场结构,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尽最大限度推动“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竞争。 5、汇率风险 公司产品自营出口主要采用美元结算,在外币货款回收期内以及公司持有外币产期间,汇率波动可能给公司造成一定的汇兑损益。未来,如果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对策与措施:公司将积极利用贸易融、远期结汇等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同时加强出口产品定价管理,将出口产品的价格同汇率变动紧密联系,建立价格调节机制,转移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6、转型风险 近年来,公司围绕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零部件领域展开一系列布局,在未来实际经营中,氢能项目及相关子公司可能面临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变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对策与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氢能市场政策变化、技术迭代等关键因素,注重技术研发、市场开发及人才引进等核心问题,遵循积极、谨慎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投决策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