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在电气化、智能化的市场中已处于落后位置,可当我们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见到BBA推出的新产品阵容时才突然意识到,德国人其实已经悄悄追赶了上来,甚至有能力完成反戈一击。其中,奥迪Q6L e-tron(图片)就是那个让中国新能源“担心”的竞争者。
外观方面,奥迪Q6L e-tron并没有坚持要在进入到全新纯电平台生产后,再去像奥迪e-tron等车型那样去保持所谓的“原始品牌风味”,尽管我们还是能够在车头找到类似多边形进气格栅的设计,但除了少量散热气孔外,这样的多边形已经分为了上下、内外多层次处置。在下方、内层的部分,我们不光见到了那些气孔,还实现了整体下沉的黑色涂装,包括晕近光灯、导流槽以及自适应巡航雷达等等都被布局在了这个部分,并采用烤漆材料进行档次性提升。
同时,我们还在前保险杠上见到了一个实际进气孔,它会成为为核心机械部件提供进气冷却的主要通道。同时,“奥迪灯厂”仍在大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奥迪通过在域控制器中植入软件模块,不光实现了流光转向等动态照明功能,也联合算法与12个可灯光组单元实现了数字灯光签名。
同样地,这种软件+算法+可调灯光单元的组合也会应用于车尾,让OLED尾灯也实现数字化照明。毫无疑问,无论是车头前大灯,还是现在的贯穿式尾灯,它们仍旧会是奥迪Q6L e-tron身上最显著的科技优势之一。需要提到的是,奥迪Q6L e-tron的车标也嵌入了光源易实现点亮,而出现在后高位扰流板中的高位刹车灯,则能够在刹车时在后挡风玻璃上形成投影,以进一步优化警示效果。
此外,在饱满的车尾处,车辆还注入了更多黑色涂装材料参与装饰与扰流,高位扰流板实现了尾翼加长,带后雾灯的底灯之间采用了贯穿装饰,而后保险杠则在带有内层扰流的同时,实现了抬高与大面积包围,从而确保车辆的多路况驾驶通过性。
尺寸方面,奥迪Q6L e-tron拥有4884/1965/1687mm的长宽高,这在中大型SUV市场中并没有太明显优势,但接近2米的车身宽度可以提示它的定位,而不足1.7米的车身高度又会突出它在形态上的低姿态。不过,车辆倒是有2995mm的轴距,它可以帮助车辆跻身到中大型市场之中,这比起海外市场的版本已经有了105mm的增长。
进入到驾驶舱,奥迪Q6L e-tron可以说拥有有史以来科技含量最高高的奥迪量产座舱,它在现有数字座舱的基础上实现了布局与信息娱乐硬件的大幅升级。在继续采用重心偏转设计与电子按键式换挡的同时,它使用上了新的D型触控方向盘,内部还带有光源衬托;氛围灯隐藏在了环绕结构之中,并在中控台最顶端完成了上下分层;而在倾斜的中控台边缘,我们则看到了软质地环保材料的存在。
(配图为奥迪Q6 e-tron欧规版)
不过,驾驶舱中控台上最醒目的依旧是一体式双联屏与副驾驶娱乐屏,前者完成了11.9英寸数字仪表盘与14.5英寸OLED触控屏的连贯,并采用了更易读取、更易操作的曲面设计;而在副驾驶一侧,我们则会找到一台10.9英寸触控屏,为副驾用户提供独立娱乐。此外,由于车辆搭载了E3 1.2电子架构,这使得它不光能够实现更多样的车机系统生态应用拓展,更能够搭载上一套更高阶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并带来专属于中国市场的一系列行泊功能。
(配图为奥迪Q6 e-tron欧规版)
三电方面,在PPE架构平台上诞生的奥迪Q6L e-tron提供了单电机后驱与双电机四驱布局,前者能提供255kW的最大功率,比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高了35kW;而后者则能提供345kW的最大功率,仍旧比Model Y全驱版高了14kW。同时,由棱柱形电芯组成的107kWh电池组能够带来超过700km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由于车辆全系都标配有800V平台、支持最大功率为270kW的高压充电,这使得它也能够像一些新势力一样实现充电10分钟、增加260km续航,10-80%充电仅需要25分钟内完成。
写在最后
如我们所见,奥迪Q6L e-tron以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加长轴距方式完成了国产落地,而品牌过去在照明系统等方面所建立起来的固有优势,在新车上得到了继续深化。但比起这些可以预见的,我们更期待在长春工厂生产的奥迪Q6L e-tron能够真正在智能互联、智能驾驶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从而把700+km续航、800V高压快充等能够与特斯拉、国产新能源接轨的核心技术落地,重新成为那个最懂中国市场、也最懂中国消费者的奥迪。